诚敬文化将洑西村党员拧成“一股绳”
宜兴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前不久,湖氵父镇洑西村又添了一家民宿——龙山居。“掌柜”薛峰,是一名有着十余年党龄的党员,他开业前的首件事,就是签订“诚敬公约”。这份由村党总支与农家乐协会参与起草的公约,是该村诚敬文化的集中体现,包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公平交易、使用文明用语等八个方面,已成为全村干群的共识。
位于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核心区的洑西村,有5个自然村,共有党员203名。山里人家,或是外出务工,或有自家营生,如何将散落在各处的党员拧成“一股绳”?“黏合剂”就是诚敬文化。在湖氵父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背景下,从2012年起,洑西村逐步兴起了农家乐。只是,因为缺乏经验,加上没有名气,要做好并不容易。“做人,当以诚信修身;做事,敬业才能兴盛。”村党总支书记曹志华认为,货真价实、诚敬待客,自然能带来好口碑。从2014年开始,在全村倡导诚敬文化,党员成为最积极的践行者。龙山岕原色之家客栈,是村里首批农家乐之一。“诚敬,就是诚实守信、兢兢业业。”今年27岁的店主施冯佳是名党员,一直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诚敬文化的理解。顾客预订的房间,再晚她都会保留;顾客遗漏的物品,再贵她也会寄还。今年3月,一名上海游客在住宿期间,不慎将钱包丢在了大堂,内有现金1万余元。施冯佳捡到后,立马挨个房间询问,直到她找到失主时,对方还未发现自己遗失了钱包。开店以来,诸如此类的“小事”不胜枚举,去年,原色之家还被镇里评为“诚敬之星”。经过近五年的发展,如今洑西村有农家乐、民宿50余家,家家诚信经营,从未因欺客宰客发生过游客投诉事件。
不仅仅是经营,诚敬文化对党员的“黏合”作用,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今年30岁的党员袁洁原本在外地工作,见村里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便回乡加入了农家乐协会。去年,村里建起“诚敬之家”后,她又当起义务导游,向过往游客介绍、宣传诚敬文化。不仅如此,她在主持村广播节目时,还经常有意宣传有关诚敬文化的小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村民。对诚敬文化的认同,让大家有了归属感,村风也越来越淳朴。党员们还积极加入志愿者队伍,成为传递诚敬文化的“使者”。今年的湖氵父杨梅音乐节期间,数十名志愿者自发组织到场,在宣传诚敬文化的同时,为游客提供咨询、指引服务,赢得了一致称赞。据洑西村团支部负责人沈超介绍,如今该村有在编志愿者150人,其中党员占40%。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