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翻译公司 宜兴翻译公司 宜兴翻译公司
123

洪水之中有你在

宜兴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命令”你们回家休息

  杨巷镇皇新村地势低洼,被临津荡包围其中,抗洪压力巨大。7月1日开始,皇新村就切换到全民抗洪模式。汛情一出,在外的年轻党员主动回来了,每户一人参加抗洪的队伍组建起来了,三家大米加工厂捐赠了8000只蛇皮袋,村民朱志刚无偿捐出了300根桩木……皇新村里,男女老少都在为抗洪救灾尽一份力。

  7月3日晚上7点,太婆荡有一处圩堤出现险情。只一个电话,村里所有抢险队队员都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出险点,有的打桩,有的装沙袋,有的运物资……圩堤告急的消息传到村民耳中,很多原本不在抢险队中的村民,也自发加入到抗洪救灾的队伍之中。80岁的朱小元身体还算硬朗,上世纪90年代的两次洪灾,他都冲锋在前。如今,他再一次义不容辞地加入其中。朱益军和朱和良都是残疾人,虽然上肢有残疾,但7月4日凌晨2点,两人不约而同地赶到了堤坝上,帮着装沙袋。经过近9个小时的奋战,凌晨4点,这一险情终于顺利排除了。

  险情排除,全村人都松了一口气,但没人敢说“安全”二字。好多抢险队员依然坚持在圩堤上。连续三天,这些抢险队员都没能好好吃一顿饭和睡一个觉。饿了,就泡个方便面;困了,就合衣在圩堤旁眯上一会儿。看着一个个筋疲力尽、眼圈发黑的抢险队员,村党总支书记王小明下了死命令:“除了巡圩队员,其他所有人全部回家休息!”于是,7月4日中午,皇新村变得一片安静。几乎每家都有一个人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可就在大家休息的时候,王小明还在近8公里的圩堤上巡视着。这段路,他已经走了不知多少回。最近几天中,最多的一天要走四趟。被雨水冲刷过的堤坝处处泥泞。穿着高帮套鞋,一脚深一脚浅,不用走出多久,套鞋就变得重起来。但他顾不上弯腰处理淤泥,因为片刻不能分神。只要走在堤坝上,他的眼神就要像X光射线一样,全方位地观察着圩堤。“这几天还有雨,被水浸泡的圩堤也容易出现险情,一刻都不能放松。”王小明说。(宜兴日报记者王凌珏)
 
  病倒前,她在抢险路上

  7月4日早上6时58分,杨巷镇西溪村党支部书记周亚娟在微信群里发了一张抗洪现场照片,告诉大家堤坝上的沙袋都到位了。然而在20分钟后,周亚娟就因体力透支被送往了市人民医院。医生诊断:过度劳累加上出汗过多,营养没跟上。

  病床上的周亚娟双目紧闭,脸上没有血色,因为干呕头痛无法进食,只能依靠一瓶瓶点滴。“我妈上一次回家已经是上周四了,凌晨两点又接到电话赶去了现场。连着几天几夜没有好好休息,忙得也没空吃饭,这身体怎么吃得消。”病床前周亚娟的儿子储凯心疼地说。

  但作为村书记的周亚娟哪有时间好好休息,就算在病房里,手机还不时地响起……连日来,周亚娟一直忙碌在防汛抗洪的第一线,村里哪里有险情她就出现在哪里。“她对村里最清楚,哪边有隐患,哪里的泥土可搬用,都要她来指挥。村民情绪也要她安抚,真的很不容易。”跟周亚娟一起参与抢险的韦岳鹏说。前两天一位村民因家里田地被淹,来找周亚娟讨说法,周亚娟只能一遍遍跟村民解释,请他多体谅。那时,周亚娟已经忙得两天只吃了一顿饭。

  7月4日凌晨,一直在西庄桥旁指挥抢险的周亚娟,实在太累就找了个地方眯一会。见天蒙蒙亮了,她又赶紧披上雨衣、踩着深至小腿肚的水,打算去防洪闸旁的小滩看看情况。突然间,她头痛欲裂,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了,旁边的同事见状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今年53岁的周亚娟在村里工作快30年了,去年还做过开颅手术。周亚娟的爱人说,手术后每逢刮风下雨,总会有些头疼。但当洪灾来袭,她忘了自己原本就不强壮的身体,忘了自己的年龄,只记得保护全村安全是自己的责任。

  上阵“夫妻档”

  湿透的衣衫、凌乱的头发、疲惫的面容……7月5日,徐舍镇西墟村座庄圩、大树下等地的堤岸上,去年入党的朱永琪一身狼狈、步履匆匆。哪里的圩堤有险情,这个汉子就出现在哪里;哪里的涵洞要封堵,哪里就有他率先跳入水的身影……

  同一时间,在约15公里外的徐舍镇镇区,老家在宿迁泗洪的女子王林霞同样忙碌。先采买钉子、绳子、蛇皮袋等抗洪救灾物资,联系订购封堵圩堤的材料,再去饭店订盒饭给西墟村的救灾突击队送去。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同样忙碌的人是一对夫妻。

  今年40岁的朱永琪老家在徐舍镇西墟村,多年前就已经搬到宜城居住。6月30日,朱永琪回老家看望母亲时,恰逢西墟村水位上涨,接着又开始下暴雨。朱永琪把老母亲转往徐舍镇区安顿后,脚就“长”在了西墟村的圩堤与河浜上。连日来,不顾全身湿透、不顾天黑路滑,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能合眼,朱永琪始终与村里40多名党员群众组成的“救灾突击队”一起,连续赶赴北溪河、塘门桥附近等地救灾,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险情。7月3日晚上,座庄圩出现险情,刚回村委会坐下没多久的朱永琪又出发了。

  啪啦、啪啦、啪啦……黄豆大小的雨点不断砸到车窗上,稍远的景物很快变得模糊。此时,几公里外,负责运送物资的王林霞正摸黑驾车回村,田里的积水已溢到村道上,天黑雨急、看不清路,首次“河中行车”的王林霞感到了深深的恐惧,既怕熄火或翻车,更担心材料供不上,泡在水里的丈夫和他的伙伴们有危险。王林霞说,水位上涨一分,危险就增加一分,行动更需要加速一分。

  加入救灾队伍的几天时间里,这对夫妇,只有妻子在7月5日暂时回趟家安排女儿的生活,其他时间就一直坚持奋战在一线。7月5日下午3时许,轮休时抽空接受宜兴日报社记者采访的朱永琪,被问起为什么要留下来,他憨厚地比划着胸口说:“水最深时候到这里,我也有些害怕。但这里是生我养我的老家,老家有难,党组织在召唤,我不能走!”对于自己的行动,妻子也全力支持,这让他十分感动。正采访,雨点突然又密了起来,朱永琪的手机响起:“什么,大树下?好,马上到!”朱永琪一面向记者拱手致歉,一面又径直跑入雨中……


分享到:


热门城市: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