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党总支” 让党员到哪都有“家”
宜兴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孙家桥附近淹水,有人熟悉情况吗?”近日,官林镇官林村党总支副书记周玲发在官林村党总支部微信群中的一条消息,很快得到了热烈回应。“90后”党员潘梦蛟回复:“我家就住孙家桥附近,周边情况我都熟。”这位年轻党员自告奋勇和村干部一起,巡逻至次日凌晨2点才回家。“80后”党员储岩看到消息后直奔一线,搬土包、筑堤坝,中午匆匆回家扒了口饭又赶到堤坝上接着干。
党组织只要有所呼,党员必然有所应,近两年来,这样的“呼”与“应”已成为这个微信群里的常态。
官林村党总支共有党员252名,其中在无锡地区以外工作的党员超80人,特别是很多年轻党员经常天南地北地跑。因为常年不在家,这些流动党员相互之间不熟悉,就连村干部都不认识,对于村里的事更是知之甚少。作为“80后”,村党总支副书记周玲与很多年轻党员聊过后发现:这些流动党员不是不想为村里作贡献,而是不知道村里需要什么,自己能为大家做些什么。
如何让这些流动党员与村党总支联系得更紧密呢?2014年春,官林村专门设立了党员QQ群,并有意识地发布一些镇情、村情,让党员们及时了解家乡的发展所需,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两年多来,这个群里已集聚了86名党员,很多素未谋面的党员在这里增进了彼此间的联系,并积极响应村级党组织的号召。乒乓球爱好者张琳凤听说村里部分孩子暑期没地方去,想着平时常有人拜托她教孩子打乒乓,干脆在村里办起了免费的暑期培训班。去年,官林村三千巷出现积水,她主动到群里呼叫村干部,说自己家有蛇皮袋,而且水泵可以接她家的电。在外地工作的党员蔡辉,在群里表示想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在村干部的牵线下,他与困难老人蒋兰娣结成了“亲眷”,逢年过节就要去看看。
“除了发挥党员作用,线上学习的氛围也很热烈。”周玲介绍,“线上党总支”有效破解了流动党员集中学习难的问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村里就在党员QQ群的基础上又设立了“官林村党总支部”微信群。7月8日,村党总支组织党员同志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远在国外的缪旭也通过“官林村党总支部”微信群,同步参与了学习与交流。每次组织学习讨论,周玲都会把线下的交流讨论以及大家的学习心得、笔记等同步上传到线上,让缪旭这样的在外流动党员也能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学习教育,确保一个都不少。在宜城工作的流动党员蒋莹不仅每次参与学习,还常在群里向其他党员推荐学习读物,并经常参与网上互动交流。全覆盖的学习教育让这些流动在四面八方的党员紧紧地凝聚在了同一面旗帜下。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