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来后,应严防“二次伤害”
宜兴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防止感染、预防疫情、健康饮食……
昨天下午,市疾控中心召集我市部分被淹社区的相关负责人等,开展了“洪涝灾害传染病的危险因素特征及相关消杀方法”专业知识培训。培训中,市疾控中心专家希望各受淹社区及时做好抗灾防病工作,对退水区域快速进行消毒处理。目前,各类消毒药品、健康宣教资料已分发到位。
对于遭受洪灾之后,如何及时正确处置各种“意外情况”,防止受到“二次伤害”,成为最近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7月5日,宜兴日报社记者专门就如何防止感染、预防疫情、健康饮食、心态调整等问题,采访了市疾控中心专家以及市中医医院相关医生。
避免浸泡积水
及时清洗擦干
随着洪水的到来,在时常蹚水行走后,一些市民难免担心是否会造成感染。“这几天总觉得小腿皮肤有点痒,是不是和长时间蹚水有关呢?”家住新街街道新城苑小区的马晓说,最近去临近的绿园菜场买菜,成了他头疼的事,卷着裤腿蹚水前行,来回总得浸泡在水中半个多小时。而回忆起蹚水的经历,马晓说“水又脏又浑”,他担心由此会引发什么疾病。与此同时,一些市民看到公园内的积水,则会前往踩踏嬉戏。
对此,市中医医院皮肤科中医师姜正斌说,洪灾来临,由于积水难以快速退去,人们浸泡水中较容易造成真菌或细菌感染,引发手足癣、过敏性皮炎等。针对这一情况,他提醒市民应尽可能不要长时间浸泡在积水中,若浸泡过水后,要尽快用清水冲洗、擦干,特别是脚上有伤口又蹚过水,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感染破伤风。“近期由于长期下雨湿气较重,引发荨麻疹、牛皮癣、湿疹的市民较多,前来就诊的人数大幅提升。”姜正斌补充说,在预防因浸泡引发皮肤疾病的同时,做好家中的除湿也很有必要,建议打开家中门窗通风,或开启家中空调除湿功能。一些市民若出现皮肤红肿、痒痛等情况,不建议随意用药,由于乱用药有可能耽误病情,也容易造成皮疹症状不典型,难以对症处理。建议市民一旦皮肤出现不适,需尽快前往正规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及时消毒防疫
搞好环境卫生
7月3日,丁蜀镇公园路社区的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以及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向受灾群众发放《洪涝灾害后注意事项告知书》以及消毒药品。“能扔的都要扔了,衣服、被水浸泡的家具都要用消毒水清洗。”家住该镇畾鑫小区的秦阿姨,对大水后消毒防疫这事格外重视,反复向工作人员咨询着消毒药品的使用方法。同样,在宜城巷头社区金城花园(一期)小区,宜城预防保健所的工作人员也来到该小区,指导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以及小区居民开展消毒防疫工作。
大水过后,要及时预防霍乱、伤寒、痢疾等肠道型传染病。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极易发生,如鼠媒传染病,包括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市民,应及时搞好环境卫生,清除蚊子、苍蝇、老鼠的滋生地,注意家中灭蚊灭蝇等工作,增设防蚊虫设施(如纱门、纱窗等)。如居民家中进水,待水退去后,应对居室进行消毒后方可入住。市民可采用含氯泡腾片按照1000mg/L(1斤水放1粒泡腾片)的浓度,对居室环境,包括地面、墙壁、门窗等进行喷洒,喷到地面、墙壁、门窗等湿润无液体流淌即可。喷洒消毒药品后,人员应立即离开室内,关闭门窗60分钟,待60分钟后及时开窗通风。家用物品、家具、玩具等可采用含氯泡腾片按照1000mg/L(1斤水放1粒泡腾片)的浓度进行喷洒或擦拭。在喷洒消毒药品60分钟后,用清水将消毒物品反复彻底擦拭。
食物不可乱吃
生水不能乱喝
水灾之后,疾病防控成了重中之重,而人们在日常饮食方面,更要谨防“病从口入”。因为在此期间保存的食品极易霉变,生水易滋生细菌等,所以要吃干净新鲜饭菜和煮熟煮透的食品,喝煮开的开水。市疾控中心专家建议,食物不乱吃,生水不乱喝,科学饮食可以避免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发生。
“这几天被水困在家中,每餐都很随意地对付一口,没想到竟然闹起了肚子。”7月3日,家住宜城岳堤南苑小区的朱先生,因为误食了不洁食物引起肠胃不适,只能到市人民医院就诊。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最近雨水多,湿度大,为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特别容易导致细菌污染到食物源和水源,如果人们在饮食时忽视消毒杀菌更助长了病菌侵入人体。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大水过后,要特别注意饮用水卫生,尽量采用自来水,避免饮用未煮沸的生水。食物要生熟分开,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热。格外需要注意的是,受过水浸或水溅的食物千万不能食用。此外,饮食上可以适当增加谷类、豆类、肉类及蔬菜摄入,以保证优质蛋白质和各种无机盐尤其是钾盐和维生素的供给。疏导负面情绪防控心理“溃堤”
“夜晚睡不踏实,早上很早就醒了,看到小区里又升高的积水,看着没干的衣服,真的难免烦躁。”说起这几天的生活,家住宜城富丽花园小区的丁女士显得闷闷不乐。随着7月2日一夜的大雨,7月3日起丁女士所在的小区也惨遭浸泡,目前最深处积水已没过小腿肚,进出小区只能涉水行走,种种不便,让她心情郁闷。而对家住新街街道荷兰岛小区的张先生来说,由于家中进水,老人不放心,总是来来回回进出查看情况,孩子晚上睡觉也不踏实。种种情况,让他很是担心家人的情绪。
事实上,洪涝灾害不仅带来各种财产损失,对受灾群众来说,也容易给人带来不良情绪影响,造成精神或心理上的打击。对此,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突发性灾难事件较易引起人们的应激性反应,应及时主动做好负面情绪的心理疏导。一方面,对自身来说,需调整心态稳定情绪,积极面对当下的情况,可以适当看一些轻松愉快的书籍、电视节目等,让自己尽快走出烦躁的情绪怪圈;另一方面,年轻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较强,但对一些老年人和小朋友来说,会相对困难一些,所以面对这部分人群,建议做好安抚工作,给予陪伴与细心照料,尽可能还原他们之前的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适当带着他们出行,以放松心情。
当心那些“防不胜防”的小动物
洪水期间,一些原本安逸生活的小动物也会因洪水打扰而四处活动,所以身处野外的人们很容易出现被蜂、蛇、蜈蚣、蚂蝗等动物咬伤、螫伤的情况,轻者可发生局部骚痒、疼痛,皮肤过敏,重者全身不适,甚至危及生命。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被蜂、蝎子、蜈蚣螫伤后,若伤口里留有螫刺应先将其拔除,然后到医院进行消毒处理。同样,被毒蛇咬伤后,切勿惊慌失措,在送医院之前可先自行应急处理,包括用止血带扎紧伤处上方,防止毒汁向全身扩散。尽量挤出或吸出毒汁,尽快前往医院进行处理。而被蚂蝗叮住,最好不要硬行拔掉,以免蚂蝗吸盘留在皮肤里造成感染。可在叮咬部位上方轻轻拍打,或用食盐、酒精、烟油等撒在蚂蝗的身体上,使蚂蝗放松吸盘自行脱落。预防动物咬伤,除了尽量避开动物可能出入的场所,还要自己提高警惕,如下水前可在四肢皮肤上涂抹肥皂或防护油膏等,以防被蚂蝗咬伤。
洪水过后,家居如何进行清洁?
洪水退后,市民可用消毒液、消毒粉清洗地板和家居用品,尤其是被洪水浸泡过的物品,灭杀细菌。如果室内受潮严重,可针对家具、地板等利用空调、干燥剂等进行防潮。
对付木家具上的水珠,可以在干布上蘸取专用的木家具清洁剂,一定程度上阻止水汽渗透入木家具的内部,也可用一些吸水性好的纸张或塑料纸贴在木家具的表面。去除布艺家具的潮湿状况则只能用外部烘干的方法,可开启暖风机对着布艺沙发吹半个小时左右,或者用电吹风轻吹沙发的表面。开空调、挂干燥剂,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的方式比较常见。用小布袋装适量石灰,扎成一小袋放置于室内的各个角落,也可减缓室内潮湿的状况。
志愿者向丁蜀镇南河社区居民发放消毒药品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