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成宜兴人创业“高地”
宜兴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前8个月全市新增“老板”近万人
□今年1 至8 月,我市新登记内资企业3774户,同比增长20.16%,注册资本达277.17亿元,同比增长63.75%;新登记个体工商户6004户,同比增长31.14%。
□新增市场主体的资本实力逐渐强大,今年新增内资企业平均单体注册资本达734.42万元,同比增长10.37%。
□相较第一、第二产业,宜兴人如今更偏爱在第三产业“大展身手”,无论是内资企业还是个体工商户的新增量,都彰显着第三产业的创业“高地效应”。
宜兴大众创业热情高涨,前8 个月全市新增“老板”近万人,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今年1至8月,我市新登记内资企业3774 户,同比增长20.16%,注册资本达277.17 亿元,同比增长63.75%;新登记个体工商户6004 户,同比增长31.14%。除单体实力增强外,第三产业成为宜兴人创业“高地”。
“不断优化的创业环境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释放的红利,点燃了我市大众创业的热情。”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先后确定了丁蜀镇西望村和西渚镇白塔村等40多家创业孵化基地,每年重点扶持近2000 人自主创业,并依托宜城成校、丁蜀成校、环科园成校和电大等4 个培训机构,每年为3000多名有创业意愿的各类人员实行全免费创业培训,发放培训补贴450万元左右。与此同时,“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先照后证”“三证合一”“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放宽”等国家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既逐步降低了大众创业的门槛,又提升了注册的便利性。今年以来,我省又更新市场主体注册前后置目录213项,保留前置审批目录48项,前置改后置审批目录165项,进一步方便了市场主体的申办,降低了准入门槛,让更多普通人的创业梦想得以实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内资企业35984户,注册资本金为2790.16亿元;个体工商户53136户,资金总额为2964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1487户,同比增长3.21%。并且,新增市场主体的资本实力逐渐强大,以今年新增内资企业为例,平均单体注册资本达734.42万元,同比增长10.37%。
在不断掀起的创业高潮中,各产业间的创业热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我市经济结构的微妙变化。近两年来,相较第一、第二产业,宜兴人更偏爱在第三产业“大展身手”,无论是内资企业还是个体工商户的新增量,都彰显着第三产业的创业“高地效应”。特别是今年以来,相较于第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新增市场主体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前8个月,我市新增的内资企业中,第一产业115户,占3.05%,注册资本比重为2.10%;第二产业683户,占18.10%,注册资本比重为39.16%;第三产业新增2976户,占78.86%,注册资本比重为58.74%,成为绝对的“主力板块”。其中,新增户数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占30.74%、22.7%、13.67%。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注册资本排名首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我市万众创新的热度。而在新增个体工商户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仍是“三驾马车”,三大行业新增个体工商户数量占今年以来新登记数的近90%。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负责人分析,这是因为这三大行业投入相对较小、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进入门槛要求不高,同时也因为这些行业都属于群众日常基本生活需求。
- 相关文章